金银花是我国传统的常用大宗药材之一,在非典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金银花配方的中药制剂也是人们家用的常备药品。现代医药工作者根据方剂配伍原则和经方已开发多种金银花中药制剂,扩大了其临床应用。目前金银花的中药剂型很多,有传统的汤剂、颗粒剂、合剂,也有散剂、茶剂、注射剂、含漱液、胶囊剂、凝胶剂、喷雾剂、片剂等。
(31)金菊感冒片组成:金银花、野菊花、板蓝根、五指柑、三叉苦、岗梅、豆豉姜、石膏、羚羊角、水牛角浓缩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咽痛,口干或渴,咳嗽痰黄等症。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预防量,一次2片,一日2次,连服3~5天。
(32)金菊五花茶冲剂组成:金银花、木棉花、葛花、野菊花、槐花、甘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清肝明目。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便血、痔血以及肝热目赤,风热咽痛,口舌溃烂。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克,一日1~2次。
(33)金花消痤丸组成:金银花、栀子(炒)、黄芩(炒)、大黄(酒制)、黄连、桔梗、薄荷、黄柏、甘草。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赤黄等症。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克,一日3次。
(34)金牡感冒片组成:金银花、牡荆根、贯众、三叉苦、葫芦茶、山甘草、薄荷油。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憎寒壮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小儿酌减。
(35)金芪降糖片组成:金银花、黄芪、黄连。功能主治:清热益气。主治气虚兼内热之消渴证。症见口渴喜饮,易饥多食,气短乏力等。用于轻、中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饭前半小时口服,一次7~10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36)金贝痰咳清颗粒组成:金银花、浙贝母、前胡、苦杏仁、桑白皮、桔梗、射干、麻黄、川芎、甘草。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化痰平喘。适用于咳嗽,痰黄粘稠,喘息等痰热证候者,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发作见上述症状者。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或遵医嘱。
(37)银翘伤风胶囊组成: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桔梗、芦根、薄荷、淡豆豉、甘草、淡竹叶、荆芥、牛黄。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发热恶寒,高热口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38)金石清热颗粒组成:金银花、石膏、柴胡、连翘、荆芥、知母、牡丹皮、甘草。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恶风、汗出、咽喉肿痛、咳嗽、头痛、鼻塞、流涕等。用法用量:用开水冲化服,一次一袋,一日3次。
(39)银花抗感片组成:金银花、牡荆根、贯众、三丫苦、葫芦茶、山甘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伤风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小儿酌减。
(40)银花感冒冲剂组成:金银花、连翘、防风、桔梗、甘草。功能主治:清热,解表,利咽。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41)银翘双解栓组成:金银花、连翘、黄芩、丁香叶、羊毛脂。功能主治:疏解风热,清肺泻火。主治外感风热或兼有肺热,症见发热或微恶风寒,咽喉肿痛,咳嗽,痰白或黄,脉浮数或滑数。用法用量:肛门纳药,一次1粒,一日3次,儿童用药酌减。应在排便后纳入肛门,以利药物迅速吸收。
(42)银蒲解毒片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夏枯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型急性咽炎,症见咽痛,充血,咽干或有灼热感,舌苔薄黄等;湿热型肾盂肾炎,症见尿频短急,灼热疼痛、头身疼痛、小腹坠胀、肾区叩击痛等。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5片,一日3~4次,儿童酌减。
(43)清热银花糖浆组成:金银花、菊花、白茅根、通草、大枣、甘草、绿茶叶。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利小便。用于温邪头痛,目赤口渴,湿热郁滞,小便不利等。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3次。
(44)健儿清解液组成:金银花、菊花、连翘、苦杏仁、山楂、陈皮。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滞和中。用于口腔糜烂,咳嗽咽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毫升,婴儿一次4毫升,5岁以内8毫升。6岁以上酌加,一日3次。
(45)苦甘冲剂组成:金银花、苦杏仁、黄芩、浙贝母、麻黄、薄荷、蝉蜕、桔梗、甘草。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风热感冒及风温肺热引起的恶风,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8克,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金银花专刊系列内容均节选于《封丘金银花》一书,稍后精彩,敬请期待。
商务合作或咨询其他事宜请联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