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神农氏的足迹之贝母

我国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味辛平。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创,风痉。一名空草。

贝母,味苦,气平、微寒,无毒。入肺、胃、脾、心四经。消热痰最利,止久嗽宜用,心中逆气多愁郁者可解,并治伤寒结胸之症,疗人面疮能效。难产与胞衣不下,调服于人参汤中最神。黄瘅赤眼,消渴除烦,喉痹,疝瘕,皆可佐使,但少用足以成功,多用或以取败。宜于阴虚火盛,不宜于阳旺湿痰。

贝母分为浙北和川贝,二者都有清热化痰、散结消肿的功效。浙贝没有润肺止咳的功效,而川贝有;川贝母呢,就更适合于婴幼儿,因为它味道平和,不像浙贝母那么苦,我们把川贝研制成细粉,用一点蜂蜜给小孩子吃,甜甜的,小孩子非常喜欢吃,小孩子如果真是燥咳的话,使用川贝非常合适。而浙贝母就不同,味苦泻火之功更速。

中医讲甘补苦泻,川贝的味道偏甘,能够滋润补肺,润肺止咳,对于虚劳咳嗽,肺热燥咳都可以用。但浙贝味道偏枯,在之前的药性总义里聊到过,苦能泻,所以浙贝善于走泻痰热,那些痰热表现得亢盛厉害的咳嗽,我们往往选择清热散结之功更厉害的浙贝。

中医里讲贝母消痰,消的是热痰,然而火气沸腾为痰,难道不热吗?为何使用贝母而效果不明显呢?

中医讲的火沸生痰,其实是肾中的邪火,并非是肺中的火上升。贝母只可以治肺中的火痰,不能化肾中的火痰。肾火上炎,火动生痰。我们知道肾中的火,只有补水才能除,而肾火之痰,也必须补水才能消。贝母消肺中之痰,必清肺中之气,肺气虚那么肾水的上源就枯竭,怎么能够生肾水呢?肾水不生,必然肾火不降。肾火不降,那消肾火之痰也就不能够咯。

在《药性赋》上讲:“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肺。”利用贝母既能够清走痰浊,还可以滋润心肺的作用。我们可以做贝母丸,用贝母粉和白砂糖制做成药丸,很多医生喜欢用来消痰止咳嗽,用这药丸当成糖来含,含服的时候会产生很多唾液,这些唾液在中医眼里为金津玉液穴,将这些金津玉液吞下去去能滋阴润肺。我们将金津玉液吞咽下的行为,就是金水相生,下润肺肾的动作。

中医讲:“金实不鸣,金破不鸣”肺就如同大地,如果肺金长期受痰火炙烤,会导致嗓子喑哑,所以很多医家用川贝配合知母两味药,专治疗肺热咳嗽,能够润燥清肺。如果是脏腑失去了濡养,同样也会不平则凝,会发出咳嗽声,这时我们需要听得分辨清楚,是燥咳的人,以甘味之药滋润之,我们可以用二母散,或者配合沙参、麦冬,可以加强润燥止咳之功。

禁忌:寒湿痰食痰嗽,湿痰在胃,恶心欲吐,痰饮作寒热,脾胃湿痰作眩,及痰厥头痛,中恶呕吐,胃寒作泄,法宜用辛温燥热者,均忌贝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jj/118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