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突然降温的秋天,孩子感冒咳嗽

合肥的天气就像“过山车”一样,大家秋天的衣服没拿出来两天吧,现在好了变冬天了。

气温快速下降,孩子们可是遭了殃了。

最近一周,感冒咳嗽的孩子明显多了起来,严重的患上了支气管炎、肺炎。

因为在寒露以后,气温的寒热变化明显。加上晚上孩子睡觉不老实,饮食方面不注意,受寒了就很容易感冒。

同样是感冒,症状却不同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秋分之后昼短夜长,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消耗,而阴气逐渐强盛,天气越来越凉,温差逐渐加大,孩子还没发育成熟,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如成人,容易患风寒感冒。

主要症状:症状轻的孩子表现为鼻塞声重、鼻痒喷嚏、流涕凊稀、喉咙痒、咳嗽、痰白;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全身症状,如怕冷、发热、无汗、头痛、肌肉酸痛,舌苔表现为白或薄白。

治疗:风寒感冒以解表散寒为主,要帮孩子把体内的寒驱逐出来。

姜葱粥

材料:糯米50克,生姜5克,连须葱白3根。

用法:粥熟时,加入姜葱,再煮数沸,并加白糖少许。

功效:散寒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

适用年龄:3岁以上辨证合适用。蚕豆病可以用。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除了感受风热之邪,另一方面是孩子为稚阴稚阳之体,外感风邪后,容易入里化热。比如孩子刚开始可能感受了风寒,但没表现出来,积累多了,表寒化热,也成了风热感冒。

主要症状:发热、微微怕冷、鼻塞、流黄浊涕、咽痛、口干、想喝水、无汗、头痛、或有咳嗽痰黄。

治疗:风热感冒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帮助孩子疏风清热。

银菊饮

材料:金银花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薄荷3克(后下)。

用法:煎水饮用即可,加蜂蜜适量。

功效:散风清热,适用于风热感冒。

适用年龄:3岁以上辨证合适用。蚕豆病不用。

风燥感冒

风燥感冒是由于气候干燥,风燥之邪侵犯人体引起的。风燥感冒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初秋暑热未散,以温燥为主,深秋天气渐寒,多以凉燥为主。

燥与热同类,孩子风燥感冒有些表现可能与风热感冒类似,燥邪易伤津液,风燥感冒伤津表现明显,比如口鼻唇干燥、干咳、舌苔少津等。

主要症状:燥症突出,主要有鼻咽干燥、干咳少痰、发热、口干、眼干等。

治疗:应以疏风润燥、清热润肺为主。对于孩子的温燥感冒和凉燥感冒,选用的食疗方是不尽相同的,温燥感冒可服用桑杏汤,凉燥感冒可服用杏苏散。

桑杏汤

材料:桑叶9克,杏仁9克,沙参9克,浙贝母9克,栀子皮9克,淡豆豉9克,梨皮9克。

用法:加适量水共煮汤即可。

功效:清宣凉润,适用于温燥感冒。

适用年龄:3岁以上辨证合适用。蚕豆病可以用。

预防孩子秋季感冒

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也是孩子抵抗力的根本。所以想让孩子不感冒、少生病,就在于脾胃的健运,日常这几点需要注意:

注意穿衣厚薄,出汗要勤换衣

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出汗情况,及时更换衣服。南方秋季中午温度仍然较高,如果出汗后被凉风一吹,毛孔受冷会立刻闭锁,内热就无法通过皮肤散掉,容易感冒;晚上出汗的话,气温低加上汗液蒸发带走的热量,容易出现体温的直线下降的情况,这时不一定会发烧,但会出现类似流鼻涕、咳嗽,鼻塞的症状。

注意室内环境的调节

秋季干燥明显的时候,可以在家中放置加湿器,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还要注意不要总是关着窗户,导致室内空气闷热、不流通,开窗通风既能保持空气流通,又可以减少细菌滋生。

重视食疗,减少用药

中药很多是药食同源的,普通的食物,吃对了就能发挥它的功效。秋分过后,燥中带寒,饮食应温润,这样燥邪不会伤肺,饮食也不会伤脾胃。秋天润燥的食材,大多偏寒凉,要通过一些食材搭配,来中和寒凉之气。

小儿推拿辅助,事半功倍

反复感冒的孩子,脾胃功能不好,抵抗力差,推荐外治法小儿推拿,孩子不用吃药,副作用小,比如摩腹、捏脊、揉合谷、按揉足三里等,健脾益气,增强体质。

如果在预防感冒与感冒初期就进行干预,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支气管炎、肺炎的发生几率。如果已经有咳嗽的症状了,请接着往下看。

对症止咳,先分清类型

不要一听见孩子的咳嗽声就是消炎药、上医院,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怎样辨别咳嗽的类型?有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舌苔和痰液。

风寒咳嗽——舌苔白,痰稀、白黏,并伴有鼻塞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

风热咳嗽——舌苔黄或红,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内伤咳嗽——多为久咳和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内伤咳嗽的孩子舌苔几乎是白苔,胃口较差、没有食欲。这时父母首先要调理宝宝的脾胃,提高宝宝的身体素质。

对症小偏方轻松止咳

风寒咳嗽

蒸大蒜水: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一粒冰糖,半碗水,加盖隔水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晾温热后让宝宝喝水,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烤橘子:将橘子在小火上烤至橘皮发黑,晾温热后让宝宝吃桔肉,一次2~3瓣,一天2~3次。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

麻油姜末炒鸡蛋:将一小勺麻油放入锅内,油热后入姜末,再打一个鸡蛋炒匀。晚上睡前趁热吃,坚持吃上几天,效果明显。

风热咳嗽

川贝冰糖蒸梨:把梨横断切开,去核放入2~3粒冰糖,5~6粒碾碎的川贝,把梨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分两次食用。此方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白萝卜水:白萝卜洗净,切4~5薄片,放入锅内,加大半碗水,烧开后改小火煮5分钟,稍凉后饮用。此方治疗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错的,两岁以内宝宝效果更好。

内伤咳嗽

山药粥:山药去皮搅成粉,加半碗水加工成稀糊状,倒入锅中烧,烧开即可。一碗山药粥分2~3次空腹食用。山药健脾胃、补肺气,不但能止咳治哮喘,还对小儿厌食、虚汗多、流口水、气虚胆小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要注意山药不能煮久,否则营养成分会流失。

核桃芝麻养生膏:核桃仁半斤,黑芝麻2两,红枣半斤,碾碎成粉放入大碗中。加蜂蜜1勺、水3勺搅拌均匀。碗加盖,在大锅中蒸,水烧开后转小火蒸40分钟。每天早晚给宝宝吃一勺。核桃、芝麻、大枣都是增强体质的食物,蜂蜜清润,对宝宝久咳、支气管炎、哮喘都有一定作用。(一岁以内宝宝可用白糖代替蜂蜜)

治疗咳嗽,日常养护

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如果孩子咳嗽伴有发烧,保持室内25-28℃,可使呼吸道粘膜收缩,减轻充血、肿胀,保持气道通畅,缓解咳嗽。另外,过于干燥的环境,宝宝痰液不易咯出,因此,气候干燥时,麻麻可用湿拖把拖地,或在地上洒些水,即可增加室内湿度。

及时增减衣服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比大人怕冷。恰好相反,孩子新陈代谢比大人快得多,而且活泼好动,往往蹦几下跳几下就一身汗,静下来的时候被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因此,家长切记不要将孩子捂得过厚包得过严,还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jj/11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