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事的妈妈来就诊时告诉笔者,她年轻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俗称“甲亢”),当时突眼、心悸,容易烦躁,医院诊断出甲亢后用西药疗效不好,于是到当地一位老中医那里去诊治。老中医让她每天用铁铺的铁屑(生铁落)一把煮水,这样喝了半年,甲亢就治好了,眼睛不再突出,各项症状及指标均恢复正常,至今数十年未发作。
生铁落为生铁煅至红赤,外层氧化时被锤落的铁屑。取煅铁时打下之铁落,去其煤土杂质,洗净,晒干。或煅后醋淬用。主含四氧化三铁,或名磁性氧化铁。其辛凉质重,善于平肝,木平则火降,故曰下气疾速,气即火也。本品平肝镇惊,常用于肝郁火盛之怒狂阳厥之证,可用生铁落一味煎饮,即生铁落饮(《素问》)。能镇潜浮躁之神气,使心有所主,故有镇惊安神之功效。临床常应用于癫狂、易惊善怒、失眠及疮疡肿毒等疾病,应用于甲亢的确属切中病机。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简称,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人体代谢亢进和神经兴奋,引起以心慌急躁、出汗较多、进食和便次增多以及体重减少为主的病症,甲亢是甲状腺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变,是一种消耗性很强的疾病。
一般而言,甲亢经过正确的治疗,约半年至一年,病情都会基本稳定。但在临床上,甲亢患者在康复期极易出现病情反复甚至加重,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甲亢康复期,患者除了配合医生的治疗之外,还需适应四时气候变化,合理地进行精神情志、起居作息、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养,才能既取得所期望的临床疗效,又能有效减少病情的反复以致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中医认为,甲亢发病的内在基础是肝肾亏虚,水不涵木,肝气、肝阳亢逆,气机逆乱。肝脏在五行属木,与春季对应。肝主疏泄,能调节人的气机与精神情志活动。有研究表明,75%以上的甲亢患者发病前都有精神情绪方面的诱因。不良情绪可以刺激人体内分泌腺体,使机体多种激素分泌大大增加,从而导致内脏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使血压升高,心跳、呼吸加快,胃肠功能紊乱,体内免疫稳定性遭到破坏,引起病情反复。所以,对于甲亢患者而言,春季养生首要的是调节情志,同时作息要顺应自然气候变化,以舒畅气机。
调节情志宜畅气机甲亢患者不妨摆正心态,用宽容、平和的心态与他人相处,遇事少生恼怒、郁闷,避免不良情志伤肝,致使气机逆乱。对患者家属来说,也要多给甲亢患者创造一个宁静的环境,多说鼓励的话,多讲开心的事,可以一起听听舒缓的轻音乐,或是一起到郊外踏青散心,舒畅气机,达到稳定甲状腺激素分泌,减轻精神情志症状的目的。
生活规律适度活动甲亢患者需要规律作息,顺应自然气候变化,适度增加活动。春天阳气上升,人们应适当早起,适度增加活动,以顺应阳气升发之性。劳逸结合,中和有度,可以稳定甲状腺功能,有助于病情康复。病轻者可下床轻微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度,不宜过多操劳家务。病情稳定期宜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从事轻工作,避免过劳,不需长期病休。病重者须病休静养或卧床休息。切忌运动、工作太过以及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如此既违背春季“少阳”特性、适度活动的要求,又导致身体疲劳,增加心脏及精神、神经负担,致使病情加重,不利康复。另外,部分患者伴突眼,易出现视疲劳、眼睛胀痛,应避免长时间看书报、看电视、玩手机。对有恶性突眼的患者,白天外出需要戴黑色眼镜以防止阳光或灰尘刺激,睡前点(涂)抗菌眼药水(膏),并用清洁的纱布轻轻敷盖,以防角膜干燥以及角膜溃疡、感染的发生。
下面介绍3款食疗药膳方,供选择食用:
青柿子蜂蜜膏:青柿子克,去柄洗净,捣烂绞成汁,放锅中煎煮浓缩至黏稠,再加入适量蜂蜜,继续煎至黏稠时,离火冷却,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l汤匙,以沸水冲服,连服10~15天为l个疗程。有清热养阴的功效。适用于甲亢性急易怒、烦躁不安、面部烘热者食用。
玫瑰花佛手茶:玫瑰花2~3朵、佛手片3克、带壳桂圆干2~3枚、红枣3~5枚、枸杞子5克、绿茶2克、冰糖20克。桂圆压破,放入盖碗茶或其他带盖茶杯内,沸水冲沏,盖盖泡焖3~5分钟饮用,随饮随续水,至味淡为止。有生津止渴、养阴补血、疏肝解郁的功效。适用于甲亢精神郁闷、性情烦躁、胸胁脘腹胀痛者的春夏季保养。
复方夏枯草膏:夏枯草克,沙参、麦冬、元参、生地黄各30克。洗净,加水煎汁50毫升,加白蜜毫升炼膏。每次服用20毫升,每日3次,20天为l疗程。有养阴清热、化痰散结的功效。适用于甲亢甲状腺肿大患者。
甲亢(阴虚动风)方处方:生地、熟地、白芍、连翘、浙贝母、丹参、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各10克,夏枯草15克,珍珠母30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滋阴补肾,息风止痉。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辨证属阴虚动风型。临床症见颈前肿大,质柔软或偏硬韧?怕热多汗,眼球突出,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手指及舌体颤抖,甚至全身颤抖,舌质红少苔,脉弦细。专家点评:甲亢的病变部位在心、肝、脾胃、肾,其中又以肝、心、肾为主。肝阴不足,阴精不能上奉清窍则头眩耳鸣;穷必及肾,乙癸匮乏,木失水涵,则肝风内动。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则心悸、失眠、多梦。治疗上以滋阴补肾、息风止痉为法。治甲亢(气阴两虚)方处方:元参、麦冬、生龙骨、山慈菇、五味子、浙贝母各10克,夏枯草、太子参、酸枣仁、柏子仁、茵陈各15克,砂仁6克,大枣7枚。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益气养阴,宁心安神。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临床症见颈前肿大,质柔软或偏硬韧,易汗出,倦怠乏力,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失眠多梦,手指颤抖,眼干,目眩,大便稀溏,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专家点评:甲亢患者因肝气郁滞、日久化火,形成肝火内盛。肝旺势必克土、刑金、扰心、伤肾。耗气伤阴,肝阴亏虚,筋脉失养;火郁伤阴,心阴亏虚,心失所养。气阴亏虚,卫表不固,肢体不荣。治疗以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为。治甲亢(气滞痰凝)方处方:柴胡、枳实、白芍、丹参、桔梗、金银花、山慈菇、郁金、浙贝母各10克,半夏9克,夏枯草15克,当归12克,砂仁、生甘草各6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疏肝理气,化痰散结。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辨证属气滞痰凝型。症见颈前正中肿大,质柔软或偏硬,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舌质红,苔薄腻或黄,脉弦滑或兼数。专家点评:本病初起,情志抑郁不遂,气机不畅,肝气不舒,疏泄失职,水湿停聚,气不行血,血运迟缓,进而痰凝血瘀,肝气痰上逆,聚结于颈则成瘿肿。临针对该证林兰教授治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之法,方以四逆散合化痰、软坚散结之品,但绝不用海藻、昆布、海带等含碘丰富之药物,以免加重甲亢病情。治甲亢(阴虚阳亢)方处方:生龙骨30克,首乌、酸枣仁、磁石各20克,浙贝母、连翘、五味子、麦冬、白芍各10克,生地、熟地、夏枯草、女贞子、旱莲草、太子参、柏子仁各1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滋阴潜阳,化痰散结。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辨证属阴虚阳亢型。症见颈前肿大,质柔软或偏硬韧,烦热易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心悸不宁,眠差,食纳亢进,消瘦,口咽干燥,月经不调,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数。专家点评:阴虚阳亢肝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柔顺之性而致气机郁滞。肝郁气滞则冲任不调;肝阴不足则血海不能按时充盈。肝郁日久化火,致肝火内盛,火热反灼阴津,水不涵木,亢阳莫制,故致阴虚阳亢,病变由实转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