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系列鉴别

01皖贝母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安徽贝母(Fritillariaanhuiensis)的干燥鳞茎。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植株枯萎后采挖。

选晴天挖取鳞茎,除去地上部分、须根,洗净,按大小分档,及时干燥。

烘干时温度宜掌握在50℃左右,火过大易烘成僵子,火过小色不白均影响质量。

有的洗净后搓去外皮,用10%石灰水浸6小时,再干燥。

本品于60℃干燥6小时,含总生物碱以贝母素乙(C2zH4gNOg)计,不得少于0.2%。

甘、苦,微寒。归肺、心经。

清热散结,止咳化痰。用于痰热咳嗽,吐痰咯血,瘿瘤瘰疬,胸闷郁结。

3~9g。

不宜与乌头类药同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02浙贝母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的干燥鳞茎。

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

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

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

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

或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浙贝片"。

照醇溶性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总量,不得少于0.%。

苦,寒。归肺、心经。

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5~10g。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置干燥处,防蛀。

03湖北贝母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ahupehensis)的干燥鳞茎。夏初植株枯萎后采挖,用石灰水或清水浸泡,干燥。

照醇溶性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7.0%。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贝母素乙不得少于0.16%。

微苦,凉。归肺、心经。

清热化痰,止咳,散结。用于热痰咳嗽,瘰疬痰核,痈肿疮毒。

3~9g,研粉冲服。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04伊贝母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Fritillariawalujewii)或伊犁贝母(Fritillariapallidiflora)的干燥鳞茎。5~7月间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再去须根和外皮。

照水溶性冷浸法测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9.0%。

本品以干燥品计算,含西贝母碱苷和西贝母碱的总量不得少于0.%。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

3~9g。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05土贝母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paniculatum)的干燥块茎。秋季采挖,洗净,掰开,煮至无白心,取出,晒干。

照醇溶性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7.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土贝母苷甲不得少于1.0%。

苦,微寒。归肺、脾经。

解毒,散结,消肿。用于乳痈,瘰疬,痰核。

5~10g。

置通风干燥处。

06平贝母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ussuriensis)的干燥鳞茎。春季采挖,除去外皮、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照醇溶性热浸法测定,用5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生物碱以贝母素乙计,不得少于0.%。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

3~9g;研粉冲服,一次1~2g。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07川贝母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暗紫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甘肃贝母(Fritillariaprzewalskii)、梭砂贝母(Fritillariadelavayi)、太白贝母(Fritillariataipaiensis)或瓦布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var.wabuensis)的干燥鳞茎。

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照醇溶性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9.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生物碱以西贝母碱计,不得少于0.%。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

3~10g;研粉冲服,一次1~2g。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08对比

品名

平贝母

土贝母

伊贝母

湖北贝母

皖贝母

浙贝母

川贝母

检测指标

贝母素乙

土贝母苷甲

西贝母碱苷和西贝母碱

贝母素乙

贝母素乙

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

西贝母碱

樊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bm/8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