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德育巡展第七期始丰小学稼穑进课堂

编者按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推进学校德育品牌化、项目化建设,凝练学校德育工作特色,积极打造“一校一品”工程,完善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在学校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组评审,天台县首届“十大中小学德育品牌项目”出炉了!微教育将陆续推送相关报道,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十大德育品牌项目的风采吧!

本期,请跟随小编走进始丰小学的“稼穑”德育课程!

稼穑进课堂实践促成长

课程简介视频

观察热带水果、体验无土栽培、动手收割稻子……不用去农场,也不下田间,在学校里,同学们就能体验耕种与收获的乐趣。天台始丰小学校园一角有个稼穑园,瓜果蔬菜等应有尽有,俨然一个小型科技农业园。这是该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基地分为10个区块,搭配相应德育主题校本课程,以“传承文化,探究生态”为指导思想,打造特色农业教育。基地开放两年多来,已成为同学们最爱的乐园。

“稼穑”一词出自《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毛传”解释说:“种之曰稼,敛之曰穑。”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种植叫“稼”,收割叫“穑”。“稼穑”即是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

稼穑园

logo

01

课程背景

始丰小学自办学以来,秉承“人格至上,习惯为先,彰显特色,和合发展”的教育理念,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在“雁文化”特色文化指导下,积极探索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拓展性课程的开展。以“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合发展”为宗旨,构建“始丰小学雁文化成长体验园1+X课程”架构,创建雁文化成长体验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稼穑园。让每位学生体验主动的学习,从事合适的学习,享受成长的学习,真正使每一位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体验。

02

基地简介

始丰小学“稼穑园”劳动实践基地总投资万元,规划面积35亩。项目分三期完成,一期投资额为余万元,已于年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以农具展厅等为主的二期工程目前仍在建设中。基地设置了“中药科普”“瓜蔬栽培”“生态融合”“五谷丰登”“天台美食”“热带水果”“科技农业”“花卉世界”“种桑养蚕”“一品黄茶”等十大劳动实践区块。并以此为依托,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开发了《小厨神》《小果农》《小花农》《小茶农》《小菜农》《小蚕农》《小笋农》《小药农》《小渔夫》《科技农业》《生态融合》《五谷丰登》等十大主题的校本德育课程。在这里,学生参与农业劳动实践,辨识常见农作物,体验现代农业技术,尽享农耕文化魅力。

具体措施

·制度保障·

(1)为确保课程顺利开展,指定相关课程实施制度、纲要,推进项目建设。

(2)构建管理网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指挥和监督,实行层级管理体系,分“校改革小组-课程处-辅导教师”三级管理。

·实施原则·

学校采用“四定四有”策略,即“定人、定时、定位、定材”和“有计划、有安排、有活动、有记录”。

·创设展示平台·

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长的喜悦,学校精心设计、搭建多元化展示平台,有效激发学生相互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从学习走向实践,从实践走向成长。

(1)学校艺术长廊专栏展示

(2)创设常态“节”活动展示

(3)学生档案收集展示

(4)规划特色农业主题教育馆

具体做法

目前,《小厨神》劳动实践活动已经在四、五、六年级中全面开展。四、五、六年级24个班,每班一学期轮流一次,每周二与周四上午第三节与第四节课安排实践操作活动。大约90分钟时间,孩子们为自己及小组同学烧制可口的中饭。这个活动是孩子们除“元旦跳蚤市场”活动外最受孩子们欢迎的项目。

《小果农》《小花农》《小茶农》《小菜农》《小蚕农》《小笋农》《小药农》《小渔夫》《科技农业》《生态融合》《五谷丰登》等劳动实践课程都有独立教案设计和专门负责老师,平时这些课程融入到科学课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践中来。

01

《小药农》——中药科普

百草园种植白术、元胡、浙贝母、金银花、鱼腥草等药用植物42种,从中药性味来说涵盖了“寒、热、温、凉”四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可供学生在学习《中医药与健康》这门课程后进行实践拓展,认识江浙地带常见的药用植物,习得它们的形态特征、药用价值,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医养生之道,科普本草医学知识,并用好教材,传承神奇的中医文化,弘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小菜农》——瓜蔬栽培

02

学生自立更生,自种自收,认识瓜蔬,懂得栽培,了解其价值,感受丰收喜悦。如白萝卜、大蒜、葱、黄芽菜、黄瓜、油菜、青菜、番茄、芹菜、辣椒等多种常用菜类,这块区域由四-六年级管理使用。

03

《小渔夫》——生态融合

循环系统:雨水——透水混凝土——过滤器——蓄水池——种植区(鱼塘)——无土栽培——植物——鱼池

《五谷丰登》

04

认识养育家乡祖辈人们的主要农作物,感受种植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现在的孩子逐渐脱离了土地和自然,五谷不分,也与农耕文化逐渐疏远。这块区域主要介绍五谷,让孩子们认识水稻、黍米、稷米、小麦以及大豆的种植方式,认识这些植物的生长过程,体验农事劳作。用浸润式的学习方法,教孩子们认识农作物,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让孩子们不忘文明的起点,不忘劳动传统,感受“粒粒皆辛苦”的意义。

01

02

03

05

《小果农》——热带水果

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奇异水果,了解其生长的特殊性,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调控,来自世界各地的果树,都可以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感受神奇的科学魅力。

《科技农业》

06

学校种植热带果树,以及无土栽培果蔬等,旨在感受现代农业的发达,以及科技农业带来的幸福生活。让学生了解具体调控的科学技术,以及作物的特性,感受人工智能的未来科技已在身边,激发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

无土栽培

07

《小花农》——花卉世界

为了让学生能观察花卉的发芽、生长、开花的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实践基地开辟花卉区域。选择容易生养的花卉,让学生通过播种或者插扦的方式亲自参与种植和管理,在学习种植方法同时也感受劳动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在体验种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制作花草名片,做观察记录,拍摄生长过程的照片,进行科学研究,在同学之间展示、分享种植成果和收获。

《小蚕农》——种桑养蚕

08

四个主要阶段:蚕卵、蚁蚕、蚕蛹、蚕蛾。学生参与到养蚕过程中,蚕儿虽小,但正在哺育过程中需要学习的科学知识却相当丰富,小朋友可以了解到一个小生命的外形改变、生命转变、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同时,养蚕的过程还可以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哺育”对一个生命成长的意义,可以由物及人孕育发生爱与奉献的联想,达到引人向善的生命教育。

#活动图集

09

《小茶农》——一品黄茶

传承茶历史文化,培养始丰小学师生茶道精神,感受“润美教育”氛围,稼穑园开辟一品黄茶种植园。通过开设这门课程,学校种植黄茶,让学生了解黄茶杀青、闷黄、干燥、揉捻四步必不可少的工艺,体验实践整个制作过程,感受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加深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以及认识,弘扬茶文化,充实茶文化内容,让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茶文化活动中。

《小厨神》——天台美食

10

探寻“天台特色饮食文化”的综合实践之旅。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天台的传统特色美食,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动手能力的平台,感受家乡的美食文化。

特色内容

学校目前十大主题的校本德育实践课程最成熟的是《小厨神》课程。针对《小厨神》这个课程,学校编过两套教材,《快乐小厨神》和《小厨神》。

《小厨神》课程从“可游、可学、可研、可做、可秀、可评”的课程体系展开,由“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活动我设计”“我的计划我行动”及“我的成果我来秀”四大板块构成。标题都以“我”开头,意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活动中。

1

稼穑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自建设以来在课题、案例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始丰小学师生在劳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2

年11月27日,台州市义务教育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研训活动在始丰小学举行。德育校长戴海燕为在场老师们作了《雁文化成长体验园自主德育课程》的讲座,重点介绍了“稼穑园劳动实践活动”的操作模式。

3

年11月29日,台州日报记者采访始丰小学劳动基地——稼穑园。

4

年12月11日,天台县劳动教育新样态成果展示研讨活动在始丰小学举行。

5

基地迎接了来自韩国、山东、杭州、温岭等地的几十批次客人参观,客人们同时也品尝到了学生们烧制的天台特色小吃。

古有《东周列国志》冯梦龙:“勤力稼穑,勿致荒芜”,今有始丰小学德育品牌项目“稼穑进课堂实践促成长”。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创造社会,劳动创造未来。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习了技能,培育了智慧,锤炼了品质。稼穑园农业实践基地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对于小学生的品格养成意义重大。学校在注重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群雁齐飞”,让每位孩子都在成长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END供稿:教育团工委编辑:陈程审核:张海平在看点一下大家都知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bm/78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