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报COVID-19抗疫本草新药桑藿汤》
关键词:冠状病毒新型肺炎中药方剂医家本草桑藿汤
摘要:针对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现代医学没有治疗药物、国医本草初见端倪的现状。但各省市不同地区均用不同方剂,难能统一研究。虽中医重在辨证,但过分拘泥于个体的小辨证,反而容易忽失专门针对“冠状病毒”的大辨证,不与现代医学科学接轨,即使目前解决了问题,也只是治本求末之法。今清医瘟病学家吴瑭之后拟抗疫本草桑藿汤,力在防、治并用,破解此病毒。
乾隆年间(年)京师大疫,横尸遍野,众医束手无策,吾祖吴瑭(字鞠通,-),博古而不守旧,尊典而不泥经,合其时势,审其病因,启银翘散、桑菊饮,救民于水火,平疬于瞬时,受御赐白银二万两,著《温病条辨》、《医医病书》,流传至今。值此国难民悲之济,吾承祖训,忧国忧民,废寝难安,觅前贤之胜典,观今日之风靡,悟此冠状之病毒,实乃寒凝湿滞,气发为瘟。并推与猪瘟有染,或是变异,或是同宗。
乃疫起于冬至,黄经°,日照时短,天地寒淫,体阳不足,大疬渐成。己亥交于庚子,幼而尚羸,故寒湿之邪留于肺,毒袭肺金。
病之发热者,卫气宣发之故,内寒外热,不宜降温;病起不热者,阳不足而未识凶;先不热而后热之者,元气之卫也,此更不宜发散与降温;非菌莫抗菌,是寒莫乱清。
立桑藿汤者,依芳香化湿、驱岚除瘴之霍香正气为始,加桑黄扶正以双向调节于免疫,或以灵芝替之,野菊者,驱瘴疫而杀病毒,合浙贝者,入于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肺有玻璃影者,同于痈),百部甘苦微温,止咳而滋养肺阴,病毒者,虫之微也,百部杀之。又,苍术、藿香之重用,化浊除湿之首攻,为防纤维化之肺损,甘草用量倍增。病之重者,药加量,并佐以攻逐寒邪、宣肺平喘、改善呼吸之麻黄,及止咳平喘与麻黄升降相须的杏仁,再配益气养阴而保肺的麦门冬。诸药合宜,共凑芳香化湿、攻逐寒凝、驱瘟除瘴、益肺养阴之力。病轻者,基础方足矣,病重者日服两三剂,徐徐饮之。已有治例,用皆效验。
吴医世家吴大夫谨启,望上采纳!
附: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标本兼治药方
方名:桑藿汤
药物组成:
桑黄15克,藿香15克,野菊花12克,百部9克,浙贝母12克,苍术15克,大腹皮12克,紫苏叶9克,甘草12克,桔梗9克,陈皮(6年以上)9克,茯苓9克,厚朴6克,半夏9克,白芷9克,乌梅1粒,生姜9克,小红枣3粒。
使用方法:
(1)预防:每天1剂,一家3至4口人服用,煎汤当茶喝。
(2)临床观察期:每天1剂/人。水煎两次,混合均匀,分4次服用,每4小时一次,饭后1小时以后或饭前1小时以前,一天一剂。
(注:该药方具体治疗作用,此处所言预防,是指针对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潜伏期的病人,服用此方能将病毒消灭在未确诊之前。)
(3)临床治疗初期(已出现临床症状):每天1剂,在原汤上加藿香15克,野菊花6克,桑黄15克,麻黄6克,浙贝母15克,麦冬15克,生杏仁(不去皮,打碎,后下,只煎3-5分钟)9克。水煎两次,混合均匀,分8次服用,每2小时一次,不论饭前与饭后,一天一剂。
(注:病人已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临床表现,或者肺部已出现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者。)
(4)临床治疗中期:每天2剂,并在原汤上加藿香30克,野菊花18克,桑黄15克,麻黄12克,浙贝母18克,麦冬30克,生杏仁(不去皮,打碎,后下,只煎3-5分钟)12克,桑叶30克。水煎两次,混合均匀,分12次服用,每1至1.5小时一次,不论饭前与饭后,一天一剂。
(注:病情常被消灭于初期,由于病毒发展迅速而发展到此期,临床症状加重,CT发现双肺出现玻璃影者。)
(5)重症期(危险期):每天3剂,在原汤上加藿香30克,野菊花18克,桑黄15克,浙贝母18克,人参30克,制附片(先煎1小时)30克,麦冬30克,北五味子12克。水煎两次,混合均匀,分12次服用,每1小时一次,不论饭前与饭后,一天一剂。病情严重到实在吃不下药者,可将中药浓缩,然后灌肠,药物通过直肠吸收。
(6)恢复期:每天1剂,原汤上加党参30克,黄芪15克,炒白术15克,沙参12克,百合15克。
附注:
(1)桑藿汤中,重症期(危险期)中加用制附子,附子与川草乌同类,与半夏、浙贝母相反,属于“重病用反药,急转回阳”。
(2)桑藿汤以中医哲学思想为指导,并以运气、五行、阴阳、周易等观点与现在医学的病毒学、中药药理学等相结合而立,集防与治于一体,有待更进一步的临床验证,以及药理和毒理学的实验室研究。(目前根据传统中医配方理论认为无毒)
(2)桑藿汤以中医哲学思想为指导,并以运气、五行、阴阳、周易等观点与现在医学的病毒学、中药药理学等相结合而立,集防与治于一体。
(3)此方既非神授,实乃天成。望医疗单位加以临床验证,望科研机构进行药理及病毒实验,有望成为中医在诺贝尔医学明珠,也有望成为后世治疗同类病毒之良方。本人不需要知识产权,也不需挂名,望有识之士取之。
本人不要任何权益、也不要挂号
望有官方资源的、或者有官媒资源的朋友帮推广
望有能力的团队帮忙实现
感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