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科植物共性
1.基生叶、基部具鞘
2.肉穗花序、具佛焰苞
3.浆果
天南星科植物不同
半夏(半夏属):叶柄有1个珠芽
天南星(南星属):小叶放射状分裂
石菖蒲(菖蒲属):线性叶
-半夏
性状鉴别
1.类球形,有的稍偏斜
2.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须根),习称“针眼”;下面钝圆,较光滑。
3.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
4.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以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粉末:类白色。
1.淀粉粒极多,单粒类球形,复粒由2~6分粒组成
2.草酸钙针晶束微米,成束含于椭圆形粘液细胞中或散在。
3.螺纹或环纹导管。
伪品
水半夏: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的块茎。
性状鉴别:
1.块茎椭圆形、圆锥形,高0.8~3cm,直径0.5~1.5cm
2.表面类白色、淡黄色或淡红色,上端类圆形,有凸起的芽痕(与半夏的不同点),下端略尖。
3.无止呕的作用。
半夏
水半夏
形状
类球形
椭圆、圆锥形
大小
高0.5-1
高0.8-3
顶端
茎痕凹陷,周围有麻
点状根痕(针眼)
茎痕凸起,无麻点
底部
钝圆
略尖
颜色
白色
浅黄
备注
正
伪
-天南星
性状鉴别
1.呈扁球形,1.5~6.5cm
2.表面类白色或淡棕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有麻点状根痕
3.质坚硬,断面不平坦,色白,粉性
4.气微辛,味麻辣
显微:
1.既有草酸钙针晶,还有草酸钙方晶
2.具有棕色块
原儿茶醛及D-葡萄糖苷、芹菜素(黄酮)
生物碱类:秋水仙碱、苷类等
-石菖蒲
性状鉴别
1.呈扁圆柱形,多有分枝
2.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均的环节,具细纵纹,下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
3.质硬
4.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有一明显内皮层环纹,并可见多数棕色油点散在
5.气芳香,味苦、微辛
显微——石菖蒲横切面
1.单子叶根茎构造
2.皮层有纤维束和叶迹维管束
3.中柱维管束周木型
4.纤维束及维管束鞘纤维束外有方晶,成晶鞘纤维。
5.薄壁组织中有油细胞
两种菖蒲鉴别要点
鉴别
石菖蒲
水菖蒲
形状
扁圆形,常有分枝
少分枝
表面
棕褐色
黄白至黄棕
大小
直径0.3-1cm
直径1-1.5cm
节间
小于0.8cm
(大于)1.0cm
断面
类白或微红色呈纤维性
淡棕色似海绵
晶纤维
多
少
-川贝母
性状鉴别
松贝
1.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直径3到9mm
2.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3.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
4.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5.气微,味微苦
性状鉴别
青贝
1.呈类扁球形或圆锥形,直径0.4到1.6cm
2.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多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底部开口较平“观音坐莲”余同松贝
性状鉴别
炉贝
1.呈长圆锥形,直径0.5到2.5cm
2.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
3.外面两枚鳞叶大小相近,顶端裂开而略尖,开口称“马牙嘴”
4.基部稍尖或较钝
松贝
青贝
炉贝
大小mm
小(3-9)
中(4-16)
大(5~25)
形状
类圆锥形
类扁球形
长圆锥形
颜色
白色
白色
白(黄)色
外层鳞叶2瓣
大小悬殊
大抱小
怀中抱月
近等大
相互抱和
观音坐莲/合掌
近等大
相互抱和
虎皮斑马牙嘴
顶端
闭合
开口
开口尖
底部
平
平
稍尖
显微鉴别:
松贝、青贝粉末:
1.白色
2.很多淀粉粒
3.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
4.不定式气孔
5.具螺纹导管
炉贝粉末:
1.有淀粉粒,层纹明显。
2.螺纹及网纹导管
化学成分
主含异甾体类生物碱。
-浙贝母
按大小分两种规格,大的加工成“大贝”,小的不摘除心芽加工成“珠贝”。分别撞
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撞出的浆汁,干燥;或趁鲜切成厚片,习
称“浙贝片”
性状鉴别—大贝(元宝贝)
1.为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略呈新月形
2.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
3.质硬而脆,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
4.气微,味微苦
性状鉴别——珠贝
1.为完整的鳞茎,呈扁球形,直径1.5到2.5cm。
2.表面类白色。
3.外层鳞叶2枚,较大而肥厚,略呈肾形,互相抱合,内有2-3枚小鳞叶及干缩的残茎
4.质脆而结实,易折断
5.断面白色,富粉性。
6.气微,味苦。
粉末:类白色
1.淀粉粒多,单粒卵形、广卵形或椭圆形,直径6~56um,层纹不明显。
2.表皮细胞类多角形或长方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
3.气孔扁圆形,副卫细胞4~5个
4.表皮细胞中草酸钙结晶细小,方形、梭形或细杆状。
5.导管螺纹,直径约至18um。
-百部
性状鉴别直立百部及蔓生百部(小百部)
1.块根单个或数个簇生,呈纺锤形,上端较细长,皱缩弯曲
2.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不规则的深纵沟,间有横皱纹。
3.蔓生百部具褶皱及横纹。
4.质脆,易折断。
5.断面平坦,角质样,淡黄棕色或黄白色,皮部宽,中柱扁缩。
6.气微,味甘、苦。
大百部
1.呈长纺锤形或长条形,长8~24cm,直径0.8~2cm
2.表面浅黄色至灰棕色,具浅纵皱纹或不规则纵槽
3.质坚实,断面黄白色至暗棕色,中柱较大(六元型维管柱),髓部类白色。
显微鉴别(单子叶植物根辐射维管束)
直立百部根横切面
1.根被为3-4列细胞,壁木化,具致密的细条纹
2.皮层宽广,薄壁细胞有草酸钙针晶,内皮层明显
3.中柱小,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19-27个,交互排列;木质部偶有导管深入髓部,作2轮状排列
4.髓部散有细小纤维。
蔓生百部
1.根被3-6列细胞
2.韧皮部纤维木化。
3.导管通常深入至髓部,与外侧导管作2-3轮状排列。
对叶百部:
1.根被3列细胞,细胞壁强木化,其内层细胞的内壁特厚,无细条纹
2.皮层外缘散有纤维,呈类方形,壁微木化。
3.中柱韧皮部束32~40个;木质部导管与木纤维及微木化薄壁细胞连接成环层。
4.髓部纤维少,常单个散在。
直立百部
蔓生百部
对叶百部
根被
3-4列,具纹理
3-6列
3列,内层内壁特厚
导管
1-2轮
2-3轮
木化组织环
针晶
皮层薄壁细胞
中柱韧皮部束
19-27
14-19
32-40
纤维
韧皮部、髓
韧皮部
皮层、环髓圈
-天冬
性状鉴别
1.呈长纺锤形,略弯曲,长5~18cm,直径0.5~2cm
2.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纵皱纹,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
3.对光透视,可见中央有一条不透明的细木心。
4.质硬或柔润
5.有粘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
6.气微,味甜、微苦。
主要成分
甾体皂苷
氨基酸
多糖
-麦冬OphiopogonisRadix
性状鉴别
1.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习称“寸冬”),直径0.3~0.6cm。
2.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
3.质柔韧
麦冬横切面
1.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心有一细小木心(中柱)
2.气微香,味甘、微苦。
显微——横切面
1.根被细胞数列
2.皮层黏液细胞含针晶束。
3.内皮层外侧为1列石细胞环
4.维管束辐射型
5.髓小
显微——粉末:白色或黄白色
①草酸钙针晶
②石细胞:细胞壁三面增厚,壁孔细密。
③内皮层细胞:呈长方形或长条形,木化,纹孔点状,孔沟明显。
④木纤维:多相交成十字形或人字形。
⑤导管及管胞:多为孔纹及网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