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三兄弟,功效有不同

贝母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陶宏景谓之“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具有清肺热、化痰,止嗽,解毒的功效。至《本草纲目拾遗》始将之分为川贝及浙贝二种,平贝母在临床应用出现在清代以后。

川贝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炉贝”。松贝的最大形态特征就是“怀中抱月”。一般生长在温带高山、高原地带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中。为野生名贵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驰名中外。

浙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浙江而得名,故简称浙贝。因其原产于浙江象山,故又称为象贝。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为大贝母。

平贝:为百合科平贝母的干燥鳞茎。平贝与川贝最大的区别在于平贝较川贝大,扁平不圆,色常不白,味苦。有用小粒平贝充松贝者,形似松贝,但顶端较圆,鳞叶两瓣大小亦极悬殊,大抱小,但小鳞叶仅呈米粒样,只在中部显现,多不到基部(不似松贝之怀中抱月形)。

贝母种类多,还是分不清?

DNA科学区分

川贝母与其它贝母比较,在22-35和-的序列是特有的,而在-的序列与浙贝母等其它贝母不同.因此利用现代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DNA)可以鉴别贝母的真实身份。鉴别结果科学、准确、权威!

——美威药业实验室

川贝母

1g*12瓶/盒

四川野生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

浙贝母

3g*12瓶/盒

浙江

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平贝母

2g*12瓶/盒

黑龙江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

品种

应用区别

川贝母

苦、甘,微寒。性偏于润,特别适用于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伴有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不适。久病偏虚者或年幼、年长者用川贝母为宜;

浙贝母

苦,寒。性偏于泄。如果患者表现为咳嗽胸痛、恶寒发热、咳吐腥臭脓痰、大便干燥、舌红口干等症状时,则应选择浙贝母,因为浙贝母泻火的功效要强于川贝母,而且擅长清火散结,是治疗肺脓疡的良药。适合于素体热盛的小儿及青年人。

平贝母

苦、寒。贝与川贝最大的区别在于平贝较川贝大,扁平不圆,色常不白,味苦。价格较川贝便宜,可替代川贝。

·清热化痰

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

·润肺止咳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散结开郁

常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胃癌、胰腺各类恶性肿瘤属“痰热证。

·抗菌消炎

用于瘰疬(颈淋巴结核、慢性淋巴结炎)、乳痈(乳腺炎)、肺痈(肺炎)等。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贝母粉经典用药举例》《医学从众录》:贝母白芷内消散

大贝母、白芷各等分。

上为末。

乳痈(乳房炎症)。

孕妇忌用白芷。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贝母散

贝母,甘草。

上为散。

小儿咳嗽喘闷。

《资生录》:贝母粥

贝母粉北粳米冰糖适量

用北粳米、冰糖煮粥,待米开汤未稠时,调入贝母粉,改文火稍煮片刻(再煮二三沸),粥稠即成。

化痰止咳,清热散结。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肺气肿。

每日早晚温服。

MAYWAY∣专注中药饮片的







































白癜风医院南昌哪家好
白癜风医院南宁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z.com/zmbm/5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