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百案解:(十三)
李*41y女
.12.20
亚甲炎
LMP:10.4,10号经尽,15号复少量出血3日。素带下几无
颈部肿痛,易上火口疮,易烦躁,经前尤甚
口干饮多尿频,起夜1次
脉右沉略数,左尺弱关细数
柴胡9桂枝9栀子9丹皮9
丹参9黄芩9法半夏15陈皮15
牡蛎15浙贝母15干姜6补骨脂15
仙灵脾15枸杞子15
14剂
.1.6
柴胡9栀子9丹皮9丹参9
黄芩9法半夏15陈皮15干姜6
牡蛎15浙贝母15玄参12麦冬9
补骨脂15仙灵脾15枸杞子15
14剂
.1.20
近尿感,饮多溲多,尿急,不痛无烧灼,无起夜
甲状腺仍微胀,目稍凸
右关微浮左细弦尺弱
柴胡9栀子9丹皮9丹参9
黄芩9法半夏15陈皮15干姜6
牡蛎15浙贝15玄参15补骨脂15
仙灵脾15枸杞15
14剂
另:车前草若干代茶饮
.2.24
前方加生地15,14剂
.3.10
.3.31
.4.14
栀子9丹皮9黄芩9柴胡9
法半夏15化橘红30茯苓15牡蛎15
浙贝母15玄参30菟丝子15补骨脂15
太子参15
14剂
4月始,一天吃一次,14剂吃一个月
.5.12
.6.16
.7.14
栀子6丹皮9黄芩9柴胡9
法半夏15化橘红30牡蛎15浙贝母20
玄参30补骨脂20太子参20
七剂
.8.9
栀子6丹皮9法半夏15化橘红30
牡蛎15浙贝母20玄参30补骨脂20
太子参30党参15
七剂
按:
先简单的说一下舌像
一诊没有留舌图,所以这个舌像是从二诊开始的
基本上跟第一次的舌苔变化不大
我们看这个舌苔,是有点剥落,舌边齿印,舌苔有一点点厚
她这个舌苔,看着还是有点点润的,有点腻,厚重感
不是那种干燥
我们有讲过,这个是从津液的角度来看这个润燥,润、腻,都代表水分会相对足一些,也就会偏痰湿多些。痰湿重,阴血相对不足
然后再讲的话,可能就得结合这个病来讲,会更容易说些
本身这个甲状腺疾病,她有这么一部分人
兼具肾虚,肝火旺,痰湿这三种病理特点
表现出来的症状:
人比较怕冷,没什么白带,嘴巴会干,但是喝水小便还多或者起夜
很容易上火,急躁,口气重,目肿或者有点外突
还有是颈部肿胀甚至会痛,或者“大脖子”
肾阳不足,同时肝经火旺
火旺是会灼津液,炼液为痰,另一方面还可能会伴有燥像,或者阴虚火旺的表现
所以她可能就是又阳虚又火旺,寒热是错杂的
又痰湿又燥,湿跟燥也是错杂的
相对比较典型的,通常会辨病跟辨证结合着一起来
常用李可老的肾四味,消瘰丸,丹栀柴芩或配四逆散,另外再看情况加减一下,基本上就是这么个套路,效果还可以
治疗简述:
这个患者是建德的,来一趟不是很方便,所以每次14剂,再加上是个慢性病,需要时间,所以也还能接受。
这个病人是第一次14天吃完以后,症状缓解了七成
1月初去做了个检查,指标只降了一点点,降得比较慢
后面应该是在三诊左右的时候,加上的西药
不得不说,西药降指标确实快,中药有时候也快,但从大概率上来说,普遍还是西药快些
控制症状的话,个人觉得,中药见效的速度并不差
从4月份开始,情况基本上就很稳定了,一天吃一次即可
后面再断断续续吃了几个月,最后一次8月份,嘱咐停药
一般在症状和指标都控制的情况下,仍然还是会建议再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中药
她这个舌苔也是在7月份的时候,才出现的一个明显变化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光线差异可以忽视一下,舌头的形态和舌苔,还是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这个变化也是在症状指标都控制住,继续服药一段时间以后才出现的。
这样再停药,大概也能相对放心些
小结:
这个病人采用的是先辨病,后面是以舌像变化为参考来收尾判断停药。
像这么典型的,一开始的处方用药没有怎么依赖舌像
辨证辨病辨体质,各有临床用法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愚者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