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道地性药材浙八味系列之浙贝母

贝母

贝母阶前蔓百寻

双桐盘绕叶森森

刚强顾我蹉跎甚

时欲低柔惊寸心

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因其形状得名,《本草经集注》说:“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能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别名: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浙贝母(拉丁学名:Fritillariathunbergii),多年生草本。鳞茎半球形,直径1.5~6厘米,有2~3片肉质的鳞片。茎单一,直立,圆柱形,高50~80厘米。叶无柄;茎下部的叶对生,罕互生,狭披针形至线形,长6~17厘米,宽6~15毫米;中上部的叶常3~5片轮生,罕互生,叶片较短,先端卷须状。

中文学名浙贝母

拉丁学名Fritillariathunbergii

二名法Fritillariathunbergii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亚目百合亚目

科百合科族百合族

属贝母属种浙贝母

分布区域宁波章水、金华磐安、江苏南通,日韩也有零星分布。

形式特征

植株长50-80厘米。鳞茎由2(-3)枚鳞片组成,直径1.5-3厘米。叶在最下面的对生或散生,向上常兼有散生、对生和轮生的,近条形至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2.5厘米,先端不卷曲或稍弯曲。

入药及功效

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5~6月采挖,洗净泥土,大小分开,大者摘去心芽,分作2片,呈元宝状,称元宝贝,小者称珠贝。分别置擦笼内,擦去外皮,加石灰拌匀,经过一夜,使石灰渗入,晒干或烘干。

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Fritillariathunbergii

-12-2

甄权在《药性论》中记载了浙贝母的功效。

甄权到一户富贵人家出诊。,诊脉须臾后,他上前看了看床上女人的舌象,舌黄苔少。这时家长自述说:“前些日子,其妻子因为妊娠,胎儿出生时很困难,胞衣不出,当时产婆也没处理好。夫人产后每日茶饭不思,终日惶惶不安,夜里也常哭泣,脖子上也长了一些豆大的东西”。

边说着便让家仆解开女人的衣领,甄权在橙黄的烛光下,看到了女人串珠状的赘生物。

这时,甄权再次详细询问了女人生产时的情况,思索了片刻。然后,他又看了看睡在一旁的婴孩,脸色泛黄,嘴唇发红。

便问到:“婴孩可有乳汁喝?”

答曰:“没有,夫人乳难,肿大。”

又曰:“家里有乳娘多名。”

甄权捋顺了胡须,便说:“善。”

女仆人取来笔墨纸砚,甄权写下了方子,便着重吩咐其中一味药要研作末酒服,专治难产及胞衣不出。

家人不解,问道:“这是什么药?”

甄权说:“该药产自江浙一带,为道地药材,磷茎膨大似贝壳大,喜温和凉爽的环境,名叫浙贝母”家长笑了笑,连连答善。

图文陈涵雅排版陈涵雅支持王忠华???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z.com/zmbm/3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