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车工转变成百合种植专家,
他,用八年的时间,
将中药材基地从最初种植的40亩
扩展到亩,
从1个村发展到17个村,
将农产品卖出千万销售额!
那青田这位青年农创客,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
?洪碧伟,一位“85后”农创客。他每天穿梭于田野、农户、市场之间,一门心思带领村民种好中药材,卖红农特产品,让农民群众的生活幸福的像花儿一样。
回归田园当农人他打造了一个中药材基地洪碧伟是典型的“85后”,靠着自己的拼劲,从修车小工到汽修店老板,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放弃了城市的一切,重返田园。
年,洪碧伟在舒桥乡流转了80亩土地,从事百合、浙贝母等中药材的开发。那时候的他刚转行做农业,虽说对种植中药材“心里没底”,但是他十分看好中药材的市场前景,他甘愿去做一名农业领域的“冒险家”。
随后,洪碧伟立马考察了青田几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乡镇,最终选择把舒桥乡作为自己第二次创业的基地。
洪碧伟
浙江碧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药材的前景非常广大,所以(后来)我就把自己的修理厂给卖掉,来到青田寻找中药材基地,最终选择了舒桥乡,当时考虑到有三大优势——土地非常多,人文非常好,在家的劳动力非常丰富。
创新种植新模式用科技的力量提高亩产量百合属于不耐连作的作物,为确保百合品质,洪碧伟请来了省农科院和市农科院的专家“把脉”指导。在专家的帮助下,合作社探索出了新的轮作模式:第一年种百合,第二年种浙贝母,第三年种水稻,第四年再种百合。
这种水旱轮作模式不仅减少了百合的病虫害,还能将百合的有机肥供养给水稻。如今,百合的亩产量已达到公斤,年产多吨。
刘智宏
省科技特派员
产量提高了百分之十几。以前如果没有采取这种方式,遇到天气不好的话,那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就很大。
在种苗繁育方面,浙江碧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也探索出了新方法。
以浙贝母为例,常规种植时间为10月,种球越夏时需遮阳,夏季雨水多还易烂种。如今,公司通过科学培育,将浙贝母种植时间提前到6月,让种球在土里休眠,省下了管理的麻烦,而且还能减少烂种。年的试验田种苗繁育非常成功,烂种率降低了10%以上,亩产量也提高了10%。
■■■■■吕群丹
丽水市农科院博士
浙贝母是浙八味之首,它有很大一个市场需求,尤其是它的种苗。全省像丽水、(金华)磐安还有宁波,都有大规模的种植,但是他们现在浙贝母连作障碍的问题比较严重,所以为了保证来年的产量,他们都要去江苏购进种苗,这往往比我们本地的种苗要贵上七八块钱,这样他们每亩的成本就会高很多。所以我们希望打造出一个价廉质优的种苗,提供给本地的种植户或者合作基地,如果效益可观,希望能推广到全市甚至于全省。
一份地有三份收入农户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为进一步激活田地价值,洪碧伟创新了土地“返流转”方式,即把土地低价返租给农民,采用“借种包收”方式实现收益最大化。
所谓的“借种包收”是指合作社把百合等中药材的种球借给农民,让农民自己种,来年收成后合作社以统一价格收走百合,这样的方式能让农民一亩地收益保证在元左右。
另外,在其他农作物市场行情较好的时候,农民也可以把低价返租来的土地种植上其他农作物。这样一来,一个农民既有土地租金,又有合作社务农费,还有返租土地后的作物收成费用,相当于一份地有三份收入。
8年来,洪碧伟将精准扶贫发挥到了极致,累计免费发放药材种球20多万斤,带领当地农户增收多万元。
一株百合花撬动千万经济他扛起乡村振兴的大旗种得好,也得卖得好。为解决鲜百合保鲜期短,不易储存等问题,洪碧伟积极探索“农超对接”销售模式,与温州、台州、衢州、杭州等地的多家超市、生鲜连锁店达成合作。
近年来,洪碧伟的百合销售市场非常稳定,鲜、干百合每年的销售额逾万元,百合种球年销售额也超过万元。
作为“丽水市中药材种植第一人”,洪碧伟扛起“乡村振兴”大旗,不断用新思维撬动百合经济。借助百合美好的寓意,洪碧伟在舒桥乡政府的帮助下,举办多届百合相亲大会和稻鱼之恋文化节。
节庆活动不仅提升了舒桥乡百合的知名度,还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尤其是蜂蜜。
洪碧伟与舒桥乡蜂农达成合作,创立了“甜墨”品牌,通过白癜风能治好吗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