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是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先驱者和领跑者,带领着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并且在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中率先建设了中药配方颗粒智能生产车间,其核心技术是自主研发的。4月25日,记者走进该车间,看到车间里几乎看不到操作员工,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网络、数据通信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工艺参数与过程控制的实时检测与监测,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确保生产过程可控,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均一。其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制造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也代表了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多年来企业获得荣誉一大串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敏介绍企业获得的荣誉时如数家珍,他说,这里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首批“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中药饮片改革试点单位”、首个通过国家GMP认证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博士后工作站”,成为“江苏省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全国中药协会饮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同时天江药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先后承担国家经贸委“双加工程”、“中药材扶持资金”,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部“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创新基金”,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重点课题等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17项。二十多年来,天江先后成为全国首家“中药饮片改革试点单位”、首批“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首家通过中药配方颗粒GMP认证的企业,研发了“中药配方颗粒”这一中药新制剂。实施中药技术标准国际化战略俞敏介绍,一直以来,中药行业面临着生产工艺和装备落后、质量标准和规范体系不够完善、缺乏过程质量控制等问题。中药生产过于倚重传统经验,在生产中几乎全靠工人肉眼观察和生产经验,规模小,手工操作调节多,产业自动化发展水平较低,无法实现对中药生产过程的严格控制,不利于稳定药品质量。智能车间建设是中药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通过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的导入,中药生产也能实现自动化控制、标准化生产、数字化记录,品质疗效更加有保障。当今制药工业跨入大数据世界,依赖经验对制药过程进行操控和管理的传统方式沦为落伍。谁拥有药物“智”造的核心技术,便拥有了改变医药产业格局的话语权。天江于是加快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和信息化,迎接和把握国际制造业科技变革大趋势,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药技术提高药品标准,实施中药工业技术标准国际化战略。探索数百亩道地药材中药基地3月23日-25日,天江药业年度“悦鉴本草”系列品牌活动在浙江杭州拉开帷幕。天江药业邹增强介绍,企业每生产一款药剂,都要带着相关人员到田头去查看中药材,识别中药材,这是智能制造的第一步。他说,专注产品品质,从种源到颗粒进行全程质控,保证提供优质产品。本次会议还特邀专家一起来到田间地头,采摘浙贝母与延胡索,与基地人员进行实地探讨,了解其生长及鉴别等常识。据了解,天江药业打造了东阳市下洋村余亩延胡索基地和磐安县宅口村余亩浙贝母药材基地,并提供道地药材标准化的种植管理技术,培育出优质大地之雾-延胡索和温肺名药-浙贝母。致力将中医药推广到全世界去天江把科研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配方颗粒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药科大学中药优良品种繁育研究中心、陈可冀院士工作站等多个研究合作平台,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天江承担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技项目20项、省级科技项目5项,拥有“单味中药饮片速溶颗粒的制作工艺”等13项专利获授权。年,天江申报的“中药配方颗粒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年致力于中药配方颗粒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质量标准的制定,20年来公司进行了不间断的、艰巨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工作,建立了质量标准体系。目前,天江正按照国家药监部门《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根据生产、临床质量控制需要,结合国家和中医药行业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参与制定国家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中医药飞速发展的今天,天江正携手遍布全国的合作伙伴,持续开展各类中医药推广活动,助推中医药发展。天江的产品覆盖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年销售配方颗粒近30亿袋,第一时间将最新、最好的研究成果送到亿万百姓身边,让更多的人用上更加高效、便捷、现代的中药。而在欧洲、美洲、大洋州、非洲、亚洲、南美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随处可见“天江身影、中药足迹”。以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中药配方颗粒为武器,天江正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中医药。(晚报记者宋超/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