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了解车载显示进化微历史

回顾车载显示的发展,我们能看到需求不断拉动供给所带来的进化之路,在一块小小屏幕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制造出一辆装有汽油机的三轮车,它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辆真正的汽车”,没有所谓的方向盘,而是由一根方向杆控制方向。

全球第一辆装有汽油机的三轮车

当汽车作为代步工具的基础功能得到了实现,在车内增加娱乐功能成为了人们下一个需求,雪佛兰于年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载收音机的车型。此时的汽车内也已经加入了机械仪表盘的元素,用来显示车辆的各项基本数据。

全球首款搭载收音机的汽车

直到年,福特和摩托罗拉一同将磁带播放器引入汽车。

初代车载磁带播放器

我们可以理解为那时的车载系统,是最初级具备多媒体功能的产品。

随着播放器、显示器等各项技术的发展升级,人们对于车内信息的输出接口不再仅满足于听觉,于是许多车企在上世纪70~80年代在车上搭载了CRT显示器及LED显示屏,同时也加速了对于提升汽车功能性的探索。

德国博世公司在年推出了导航原型机,采用磁带介质存储地图信息。在路径导航时,通过语音提醒来告诉驾驶员如何到达目的地,当然,这台原型机还没有搭载显示器。

ElectronicPilotforDrviers的导航原型机

年,第一辆装配CD主机的车型诞生。博世在此基础上于年推出了采用了CD载体的导航,地图数据已经可以按国家录入,并且通过CRT显示器对地图进行大致的展示。车载显示的元素开始在汽车中出现并起着功能性作用。

TravelPilotIDS

在那个年代,人们眼中的车载系统被称为“DVD导航”,而实际是DVD播放和车载导航两个独立功能。

年,别克推出首款采用CRT触摸屏的量产车型。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交互体验,这样的控制系统,可以在这块屏幕内集成比传统物理按键更多的控制功能。工程师在这款中控系统内集成了差不多项虚拟控制开关,包括:空调、音量、电台、汽车诊断功能、油量显示等等。

丰田在年为一款基于CD的导航系统配备了彩色显示屏,搭载了全球首款附带CD信息的多媒体显示系统,在使用汽车导航系统的同时,还可以在监测装置上完成各种功能显示和操作。

款马自达采用的GPS导航系统同样为其配置了一块彩色显示屏。自此,屏幕逐渐成为汽车的“固定成员”。

90年代末期,汽车功能性提升“小步快跑”地进行着,各家厂商中控屏幕的设计,以及相应的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逐渐成型,达成了旋钮派、按键派、触控派等百家争鸣的局面。

近几年市面上的车载系统,也远远不止于集合娱乐功能,而是向着具备驾驶辅助系统、°3D全景行车可视辅助系统、全新信息聚合桌面的产品发展,更契合地满足用户日常行车的应用需求。

年特斯拉发布了TESLAMODELS,车内中控台上的液晶显示屏尺寸达到了17英寸,这个显示屏集车辆行驶模式调节、车辆灯光、车辆用电状况,以及导航、音乐、电话等功能于一体,并可实现分屏显示。此外,仪表盘中的显示屏同样集成导航功能。

TESLAMODELS

特斯拉发布后,屏幕的“权重”在汽车中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年更有搭载49寸大屏的车型亮相。

拜腾概念车

显示屏集成中控台功能,代替了机械按键,同时也有人提出了担心:接近两部ipad面积的大尺寸液晶屏,可能会影响驾驶视线;过大的硬体屏幕,在出现车辆撞击后产生的玻璃碎片可能会给驾驶员带来安全隐患;另外车载显示对于屏幕的要求本身较高,需要能在宽温范围下保证屏幕长期稳定运行。

面对上述的痛点,在各家车企不断探索更合理的车载中控系统过程中,柔性屏应用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AMOLED屏幕具有优秀的可靠性,全固态发光结构使其工作温度范围达到-40℃~80℃,可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气候环境;从安全方面来看,柔性AMOLED屏幕为塑料基底,撞击后不易破碎的特性也大幅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柔性AMOLED屏幕,可以做到与车身的全贴合,让车载显示屏幕与汽车成为一个整体;另外,AMOLED屏幕具有无视角限制、响应速度更快的优势,能够很好地解决驾驶员与乘客之间操作车载设备的观看痛点。

实际上柔性车载显示应用已脱离概念阶段,切实应用于量产机型。合众汽车日前推出的全球首款量产无盲区可视化A柱汽车,采用了由维信诺独供的柔性AMOLED屏幕,这款车型发挥了柔性AMOLED屏幕特性,打开了屏幕在汽车中的更多应用方向。

搭载维信诺柔性AMOLED屏幕的合众U

车载显示领域的发展,是一个伴随着各项技术发展不断提升和优化驾驶员、乘坐人员体验的过程。通过搭载柔性屏幕,汽车内的AB柱、挡风玻璃等区域也将成为重要的信息显示空间;柔性屏幕还可以应用在车顶、车辆内饰部分,为人们带来真正的“星空穹顶”。

保时捷纯电动跑车Taycan

在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逐渐成熟的将来,汽车不再只是机械设备,而是与人进行交流的存在。人们的双手、眼睛和耳朵得到解放,汽车成为可移动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家、办公室的延伸,也可以是脱离于家和办公室独立的空间,这便是“第三空间”。在搭载柔性屏幕“第三空间”内,仪表盘、中控系统的显示概念边界将被打破,从而开启全空间的视听享受。

维信诺AMOLED柔性屏概念车载应用无限∞

来源:维信诺

——维文信《触摸屏世界》

注: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bm/10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